著名作家林海音经典文学名著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必读书目 声音电影《城南旧事》 凯叔讲故事&百度阅读 联名首发 4.23正式上线 一场声音与文学的碰撞 为孩子打开“阅读”名著的全新方式 ) {5 s/ E' i' F# K
孩子为什么要读经典一个人读多少书,真的会内化成他的气质、谈吐、胸襟,以及从容而优雅的人生。作为父母,谁都希望孩子能终生与书为友,尤其是那些流传百年却历久弥新的经典文学名著。 因为这些文学经典里,包含了一切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和拥有的东西:世界,自然,社会,人,关系;美好,善良,复杂;智慧,哲理,可贵的品质,高贵的人格。 而对于正处在阅读养成期的孩子来说,文学名著,尤其是许多不以有趣情节取胜的作品,让孩子一时间很难进入,这让许多经典文学在孩子面前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门槛”。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种进入经典文学的方式。 4.23世界读书日,和孩子一起“跨界阅读”世界读书日,我们帮孩子找到了进入文学名著的方式,一次全新的阅读方式“跨界阅读”,让声音和文学碰撞,以一种全新的且艺术的方式,为孩子呈现完整的经典文学名著的原貌,让他们更多地关注文学本身。 这是一种传统阅读与多媒体感知式阅读的新模式,让声音和文学碰撞,用电影质感的音频把孩子瞬间带入文学的美妙世界,拉近孩子与文学名著的距离! 为什么是《城南旧事》?中小学的孩子和家长一定都知道《城南旧事》,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学名著,被列在教育部历年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同时在全国千余所知名小学里,这部作品也是三年级到五年级孩子必读名著之一。 《城南旧事》已获奖项 《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语文新课标”必读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读物 瑞士青少年文学“蓝眼镜蛇奖” 这部作品的气质纯美,有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它不以情节出彩,而以散文式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呈现了主人公小女孩英子眼中的成人世界,被称之为“儿童文学里的文艺小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 其中,选自这部作品的《冬阳·童年·骆驼队》被收录在教育部编版本小学《语文·五(下)》课本中。 2018年是林海音诞辰百年,我们愿以一部声音作品向这位伟大的作家和作品致敬。 凯叔出品,有何不同?电影质感的要求,极致打磨的细节1、给孩子完整的且原汁原味的名著 文本上体现出了原汁原味的原著,但为了让孩子听得懂,在保留原著散文式的叙述特点的前提下,将许多人物对话场景化演绎; 同时我们还将音频中的老北京物件一一找出来,在每一集音频的文稿功能中,为孩子们一一注解,做成了老北京风物志,这样的注解一共整理了216条。 2、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满足好奇 在音效制作上,声音采制师用三个月时间采集制作了作品中所有能表现老北京风貌的声音,而非通过技术手段在线合成。 我们在作品中听到的风声、雨声、脚步声、吃饭声,全都来自日常生活里的真实采集,采集工作持续了三个多月。 3、一首《送别》,为整个作品定调 《送别》主题也与《城南旧事》的主题非常契合,所以我们特意选取《送别》作为主题曲,用孩子熟悉的旋律引起共鸣。 当然主题曲《送别》不止于忧伤,我们《送别》重新编曲,用钢琴和大提琴交替演奏,团队不惜时间、不惜成本,邀请专业老师演奏配乐,邀请北京的小学生演唱主题曲、朗诵剧情中的课文,一次次录音、制作,补录、修改,最终,呈现出团队最满意的效果。 全新的模式,专业大咖指导创作之初,凯叔邀请来一位专业大咖担纲《城南旧事》声音作品的导演,这位大咖便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查谦教授。 导演&主播 查谦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央电视台多部BBC纪录片女声解说。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多部长篇小说,代表作《倾城》。 2015年,北京中间剧场公演声音剧场《一段》,代表作《一人食》,其它朗诵代表作《青衣》。 2017年初,开始在“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制作每周一期的《亲子共读》栏目。 查谦老师说,如何让人入戏?得先让人“听”戏,就像闭上眼睛,听一场电影的感觉。 查谦对《城南旧事》的演绎要求是它一定不是广播剧,不是单纯的情节再现、角色分饰、音乐衬托,而是语言、音乐、音效这三种创作素材三位一体,用电影质感的要求尽可能地还原作品场景,让人们在聆听时,有置身作品中某个人的体验,通过声音,让画面从脑海中跳跃出来,生动、鲜活。 儿童视角看世界,传递出思想内涵《城南旧事》是一部关于离别的作品,通过五个独立的小故事的串联,表达了和朋友离别,和自己的懵懂告别,和家人离别,最后和童年告别…… 我们并不想以忧伤而忧伤,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传达给孩子的价值观是:客观地看待离别,因为成长终将面临离别,只有学会了坦然离别,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美好。 成长终将面临告别,只有学会了如何告别,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美好。 ) h) i( I: C# P
目录 ├─图片 │ ├─02.png │ ├─03.png │ ├─04 .png │ ├─05(1).png │ ├─06.png │ ├─07.png │ ├─08.png │ ├─09.png │ ├─10.png │ ├─11.png │ ├─12.png │ ├─13.png │ ├─14.png │ ├─15.png │ ├─16.png │ ├─17.png │ ├─18.png │ ├─19.png │ ├─20.png │ ├─21.png │ ├─22.png │ ├─23.png │ ├─24.png │ ├─25.png │ ├─26.png │ ├─27.png │ ├─28.png │ ├─29.png │ ├─30.png │ ├─31.png │ ├─32.png │ ├─33.png │ ├─34.png │ ├─35.png │ ├─36.png │ ├─37.png │ ├─38.png │ ├─39.png │ ├─40.png │ ├─41.png │ ├─42.png │ ├─43.png ├─音频 │ ├─01城南旧事 预告片.mp3 │ ├─02城南旧事 序.mp3 │ ├─03惠安馆 第1集.mp3 │ ├─04惠安馆 第2集.mp3 │ ├─05惠安馆 第3集.mp3 │ ├─06惠安馆 第4集.mp3 │ ├─07惠安馆 第5集.mp3 │ ├─08惠安馆 第6集.mp3 │ ├─09惠安馆 第7集.mp3 │ ├─10惠安馆 第8集.mp3 │ ├─11惠安馆 第9集.mp3 │ ├─12惠安馆 第10集.mp3 │ ├─13惠安馆 第11集.mp3 │ ├─14惠安馆 第12集.mp3 │ ├─15惠安馆 第13集.mp3 │ ├─16惠安馆 第14集.mp3 │ ├─17惠安馆 第15集.mp3 │ ├─18惠安馆 第16集.mp3 │ ├─19惠安馆 第17集.mp3 │ ├─20惠安馆 第18集.mp3 │ ├─21惠安馆 第19集.mp3 │ ├─22我们看海去 第1集.mp3 │ ├─23我们看海去 第2集.mp3 │ ├─24我们看海去 第3集.mp3 │ ├─25我们看海去 第4集.mp3 │ ├─26我们看海去 第5集.mp3 │ ├─27我们看海去 第6集.mp3 │ ├─28我们看海去 第7集.mp3 │ ├─29我们看海去 第8集.mp3 │ ├─30兰姨娘 第1集.mp3 │ ├─31兰姨娘 第2集.mp3 │ ├─32兰姨娘 第3集.mp3 │ ├─33兰姨娘 第4集.mp3 │ ├─34兰姨娘 第5集.mp3 │ ├─35兰姨娘 第6集.mp3 │ ├─36驴打滚儿 第1集.mp3 │ ├─37驴打滚儿 第2集.mp3 │ ├─38驴打滚儿 第3集.mp3 │ ├─39驴打滚儿 第4集.mp3 │ ├─40驴打滚儿 第5集.mp3 │ ├─41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1集.mp3 │ ├─42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2集.mp3 │ ├─43冬阳·童年·骆驼队.mp3 : Q7 f" n# q, G& q
7 ?: @' B9 ^; D S H* k9 I3 A) n% y# Z* ]# r
|